化合物简介
硫酸铜,又称蓝矾,化学式CuSO4,无水为白色粉末,含水为蓝色粉末,或因不纯而呈淡灰绿色,是可溶性铜盐。硫酸铜常见的形态为其结晶体,一水合硫酸四水合铜([Cu(H2O)4]SO4·H2O,五水合硫酸铜),为蓝色固体。其水溶液因水合铜离子的缘故而呈现出蓝色,故在实验室里无水硫酸铜常被用于检验水的存在。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硫酸铜常用于炼制精铜,与熟石灰混合可制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有毒,成人致死剂量0.9g/kg。若误食,应立即大量食用或饮用牛奶、鸡蛋清等富含蛋白质食品,或者使用EDTA钙钠盐解毒。 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滴入水后呈蓝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硫酸铜
英文名称
copper(II) sulfate
中文别名
蓝矾、铜离子、胆矾
英文别名
copper sulphate、Cupric sulfate、copper sulfate、sulfuric acid copper(2+) salt (1:1)、copper(2+) sulfate
CAS号
7758-98-7
分子式
CuO4S
分子量
159.609
精确质量
158.881
PSA
88.64
LOGP
-0.2597
编号系统
UNII
KUW2Q3U1VV
物化性质
密度
3.603g/mLat 25°C(lit.)
沸点
330ºC at 760 mmHg
熔点
200°C (dec.)(lit.)
水溶解性
203 g/L (20 ºC)
储存条件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分开储运
蒸汽压
3.35E-05mmHg at 25°C
安全信息
RTECS号
GL8800000
安全说明
S24/25-S36-S60-S61-S22
危险类别码
R22; R36/38; R50/53
WGK Germany
2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3288 6.1/PG 3
海关编码
2833250000
危险类别
6.1
包装等级
III
危险品标志
Xn; N
信号词
Warning
危险性描述
H302; H315; H319; H410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73; P305 + P351 + P338; P501
危险标志
GHS07, GHS09
生产方法及用途
生产方法
1.以废铜为原料,在600℃下焙烧成黑色的氧化铜,要求氧化率大于80%。反应器内先加入母液,然后加入硫酸至150g/L的浓度;升温至90℃时开始加入氧化铜,搅拌反应至液相相对密度为1.30~1.32为止;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1.38~1.40后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而得成品。 CuO+H2SO4+4H2O→CuSO4·5H2O
2.将五水合硫酸铜置于瓷皿中,于通风良好处,在砂浴上加热,温度不高于220℃。不断搅动,直至蓝色全部消失为止。将制得的白色粉末研细(如制品呈灰白色证明加热过度)即为无水硫酸铜。
3.将五水合物CuSO4·5H2O置于平盘中,在砂浴上边加热边搅拌,加热温度控制为220℃,当完全脱水时,即成为白色粉末,趁热将其装入容器并加盖密封。若生成物为灰色,则表明有碱式盐生成,当加热温度高于230℃时,就开始生成碱式盐。
4.将试剂结晶硫酸铜在不断搅拌下于砂浴不超过220℃加热,可得白色粉末状 ( 冷时)无水硫酸铜。
2.将五水合硫酸铜置于瓷皿中,于通风良好处,在砂浴上加热,温度不高于220℃。不断搅动,直至蓝色全部消失为止。将制得的白色粉末研细(如制品呈灰白色证明加热过度)即为无水硫酸铜。
3.将五水合物CuSO4·5H2O置于平盘中,在砂浴上边加热边搅拌,加热温度控制为220℃,当完全脱水时,即成为白色粉末,趁热将其装入容器并加盖密封。若生成物为灰色,则表明有碱式盐生成,当加热温度高于230℃时,就开始生成碱式盐。
4.将试剂结晶硫酸铜在不断搅拌下于砂浴不超过220℃加热,可得白色粉末状 ( 冷时)无水硫酸铜。
用途
1.铜是畜禽机体多种酶的组成部分。适量的铜离子浓度能激活胃蛋白酶,提高畜禽的消化机能,同时还参与造血过程,对保持体内器官的形状和组织的成熟具有特殊功能,可促进生长发育。对畜禽皮毛色质、中枢神经系统、繁殖机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2.分析试剂。醇类和有机化合物的脱水剂。气体干燥剂。铜的着色。
2.分析试剂。醇类和有机化合物的脱水剂。气体干燥剂。铜的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