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化学周刊》发布了最新“全球化工公司十亿美元俱乐部”排行榜。按2021年销售收入计,巴斯夫蝉联榜首,中国石化仍居第二,陶氏化学名列第三。
巴斯夫继续保持行业头把交椅,这家德国化工巨头14年来第11次荣登榜首。排名4-10位依次是:埃克森美孚、利安德巴赛尔、沙特基础工业公司、英力士、台塑、中国化工、恒力石化。
今年十亿美元俱乐部排行榜门槛为31亿美元,共有13家中国公司入围,与上年持平,但上升速度很快。其中,前20名中占据5席,中国石化位居第2,台塑集团第8,中国化工第9,恒力石化位居第10,荣盛石化上升9位至第15名,万华化学跃升20位至第19名。
在化工界,无人不晓巴斯夫。巴斯夫作为全球石化行业标杆企业,是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本篇灵元素带领大家回顾巴斯夫150年行业发展史的同时,了解巴斯夫近年在中国的发展动向。
巴斯夫:从清朝起
就和中国人做生意的国际巨头
巴斯夫是全球著名的化工生产企业,也是全球石油化工生产中精细化率最高的企业,并且也是全球石化生产技术储备最多的公司之一。诸多光环于一身,巴斯夫成为民营企业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特别是中国企业。
巴斯夫于1865年创立于德国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经过30余年的不断开拓,到1900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品制造商。1929年,巴斯夫合成苯乙烯标志着公司进入塑料时代,1951年,风靡全球的塑料Styropor(膨胀型聚苯乙烯)被发明,对公司完善保温隔热产品线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作为一家化工巨头,巴斯夫意识到掌握原料的重要性,1953年建立了德国首家石化工厂ROW。1965年以来,公司走上跨国企业之路,通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逐渐成长为全球知名的化工巨头。
巴斯夫从建厂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50年的发展史,在这段悠久的历史中,巴斯夫经历了染料时代--合成氨时代--法本工业联合时代--石化多元化--新兴市场的多个发展阶段,逐渐成长为全球化工行业巨头。随着规模化和产业链的延伸,巴斯夫的产品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从单一染料产品,逐渐扩大到化学品、材料、工业解决方案、表面技术、营养与护理、农业解决方案六大领域。并且,随着业务的扩大,巴斯夫从德国的路德维希港起航,将其触角延伸到90多个国家,在全球运营6个一体化生产基地与355个其他生产单元,形成了全球化网络的庞大帝国。
早在1885年,巴斯夫便开始在中国开展贸易,所销售的纺织染料是当时最重要的化学产品之一。巴斯夫也因此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企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清朝。
1913年一战前夕,中国已经占到巴斯夫全球销售额的14%。此后,巴斯夫在中国的业务稳步增长,并开始多元化发展。过去20年里,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的投资逾40亿欧元(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逾70亿欧元),建立了遍布全国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同时也不断增强研发创新实力以满足客户要求。
中国已成为巴斯夫
全球第二大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巴斯夫集团(BASF)2022年第二季度销售额229.74亿欧元(约22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97.53亿欧元,同比增长16.3%。季度EBITDA利润33.96亿欧元,上年同期为31.99亿欧元。季度净利润20.9亿欧元,上年同期为16.54亿欧元。上半年销售额460.58亿欧元,上年同期为391.53亿欧元,同比增长17.6%。当期EBITDA利润71.05亿欧元,上年同期为63.05亿欧元。当期净利润33.11亿欧元,上年同期为33.72亿欧元。
目前,中国已成为巴斯夫的全球第二大市场。2021年,巴斯夫在华业绩创下新高,净销售额超120亿欧元,同比增长42%。从2010年到2021年,巴斯夫在华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40多年间,巴斯夫从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健全的产业链体系、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中受益。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首套装置投产
提升国内高端化工新材料供给能力
今年以来,巴斯夫在中国的投资项目有条不紊地推进,广东湛江一体化基地生产工程塑料的首套装置已投入运营。
9月6日,德国巴斯夫集团在广东湛江投资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下称: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举行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仪式。自此,巴斯夫将每年为中国市场增产6万吨改性工程塑料,该产品亚太区总产能将从2023年起提升至42万吨,以满足汽车和电子产品等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巴斯夫的成功落地,一方面将提升国内高端化工新材料供给能力,另一方面更先进生产设施和先进行业管理将与国内企业形成竞争,推动化工行业转型升级。
巴斯夫表示,该项目下一阶段将集中建设一体化基地的核心:一套蒸汽裂解装置及多个生产包括石油化学品、中间体等在内的下游装置。
完全建成后,湛江一体化基地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仅次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2020年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首批装置正式打桩开建,整个一体化基地将分期进行建设,计划于2030年建成。
巴斯夫此前表示,广东省是很多快速发展行业的集聚高地,比如汽车、高铁、航空、家庭和个人护理品、电子产品和消费品行业等。然而,很多关键性的化学品在当地都供不应求。湛江一体化基地将填补这一供应上的短缺。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向媒体记者表示,巴斯夫项目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具有重大价值。“巴斯夫的化工产品在化工行业的应用空间大,作为上游巨头的巴斯夫进入后,不仅可以带动我国下游企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吸引下游相关企业投资。”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自给率从2016年的58.5%已增长到2020年的70.1%。但国内化工产业仍以基础和大宗原料生产为主,处于产业链中低端,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的自给率相对较低。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国化工新材料的自给率要达到75%,占化工行业整体比重要超10%。
“对于整车、电子等具有较长产业链的企业而言,利用数字技术、新能源等新技术加强其引擎带动作用,倒逼上下游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和配套体系共同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整体产业的升级换代。”陶锋补充。
此外,在上海,巴斯夫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枢纽——上海创新园三期工程已破土动工,预计于2023年初建成。
巴斯夫未来战略重点
在精细化学品优势
巴斯夫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化工企业,战略定位及转型始终是行业的标杆。据媒体报道,未来巴斯夫的战略发展重点,将会主要集中在涂料、催化剂领域,这些领域也将充分体现巴斯夫在精细化学品的优势。另外,对于新材料业务,巴斯夫未来的战略定位,将会主要集中在高端特种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基础泡沫材料、聚氨酯材料及异氰酸酯材料领域,仍将维持巴斯夫自身核心业务长远期发展。
战略和战术的调整离不开研发投入,巴斯夫研发投入占比位居世界化工企业前列。这更离不开人才的聚集和培养。
建立最佳团队(Best Team)是巴斯夫在人力资源层面上的指导方针。“没有最优秀的团队巴斯夫就不可能成功,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就是组建最好的团队,”,巴斯夫从三个层面上具体实现这一点——卓越的员工、卓越的管理人员和卓越的工作场所(Excellent People,Excellent Leaders,Excellent Place to Work)。
卓越的员工(Excellent People)意味着,巴斯夫吸引优秀的人才并为他们提供表现与发展的空间。巴斯夫鼓励员工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轨迹、明确发展方向、找寻个人职业规划和公司发展策略的契合点,形成双赢的局面——员工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获得成长并实现自我价值,公司也能够通过敬业、负责的员工实现持续盈利。
巴斯夫的人才培养理念同样也是国内企业学习的标杆。密尔克卫作为危化品物流仓储龙头企业,始终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敞开双臂欢迎优秀人才的加入。
为凝聚优势人才力量
密尔克卫旗下灵元素平台
特设立试剂高校及院所人才项目
Lab X Force Program
如果你是
化学、材料、生物、环境、医学、农学等
课题组的硕士或博士,赶紧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