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简介
氯化亚钴,常称氯化钴、二氯化钴或氯化钴(Ⅱ),化学式为CoCl2;无水的氯化亚钴蓝色,水合物众多,常见者为红紫色六水物CoCl2·6H2O;无水物具吸湿性,水合物具潮解性。 固态六水物中,四个水分子是配位水,两个水分子是结晶水,即[CoCl2(H2O)4]·2H2O。有水物溶于水和乙醇。 在欧盟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REACH)中,已将氯化亚钴列为高度关注物质(SVHC)。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氯化钴
英文名称
cobalt dichloride
中文别名
氯化亚钴、无水氯化钴(Ⅱ)、二氯化钴
英文别名
Cobalt(II) chloride、dichlorocobalt
CAS号
7646-79-9
分子式
Cl2Co
分子量
129.839
精确质量
128.871
PSA
0.0
LOGP
1.379
编号系统
UNII
EVS87XF13W
物化性质
密度
3.35
沸点
1049ºC
熔点
735ºC
闪点
500ºC
蒸汽压
33900mmHg at 25°C
安全信息
安全说明
S22-S45-S53-S60-S61
危险类别码
R22; R42/43; R49; R50/53
海关编码
2827393000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2923 8/PG 3
危险品标志
T; N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01; P261; P273; P280; P284
危险性描述
H302; H317; H318; H334; H341; H350i; H360F; H410
信号词
Danger
危险标志
GHS05, GHS07, GHS08, GHS09
生产方法及用途
生产方法
1.用氯化亚砜与六水氯化钴作用。将20g研细的CoCl2·6H2O放入一只圆底烧瓶中,在室温下加入50mL新蒸馏过的氯化亚砜,立即有SO2和HCl放出,等发泡停息后,在烧瓶上安装一支回流冷凝管,将此混合物回流1~2h,然后将回流管进行改装使之成为蒸馏装置,并在减压下吹入干燥的氮气将多余的氯化亚砜蒸馏出来。将装有产品的烧瓶立即移入一只装有氢氧化钾的真空干燥器中,使之在其中储存至少12h,以除去残余的氯化亚砜。最后在一干燥的操作箱中将产品转移到合适的容器中熔封起来。
用途
氯化钴主要作为饲料营养强化剂。在工业上:主要用途是制取氧化钴和金属钴作合金材料的电子材料,少量用于制气压计、比重计、隐显墨水等。氯化钴试纸在干燥时是蓝色,潮湿时转变为粉红色。硅胶中加一定量的氯化钴,可指示硅胶的吸湿程度,常用于干燥存储器中。用作玻璃和陶瓷着色剂、电镀、油漆催干剂、氨气吸收等。制造钴催化剂,制造变色硅胶干湿指示剂。制造隐显墨水。在医药上: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肾性贫血。口服:每次20-40mg,每日3次,饭后,可连用3-4个月;小儿每日2-4mg/kg,分3次。[制剂]片剂(肠溶片)或胶囊:每片20mg、40mg;溶液剂:0.3%。副可引起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心前区疼痛、脸部与四肢发红、皮疹、暂时神经性耳聋、肾损害、腹痛,偶可引起色素沉着、甲状腺肿大、心率加快等反应。大剂量可抑制红细胞的形成;(充血性心力衰竭与恶性贫血患者忌用)。
上游原料
共找到38个上游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