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简介
三聚氰酸(化学式:(CNOH)3)是一个三嗪类有机化合物。它是白色无味的固体,被用作漂白水、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成分或生产原料。1997年,全球产量超过1.6亿千克。 其他名称:氰尿酸、异氰脲酸、异氰尿酸、2,4,6-三羟基均三嗪、2,4,6-三羟基-1,3,5-三嗪、对称三羟基三氮杂苯、S-三嗪-2,4,6-三醇、1,3,5-三嗪-2,4,6-(1H,3H,5H)三酮。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氰尿酸
英文名称
cyanuric acid
中文别名
1,3,5-三嗪-2,4,6-(1H,3H,5H)三酮、氰脲酸、2,4,6-三氟-1,3,5-三嗪、三嗪-5、1,3,5-三嗪-2,4,6-三醇、2,4,6-三羟基-1,3,5-三嗪、三聚氰酸
英文别名
1,3,5-Triazine-2,4,6-triol,2,4,6-Trihydroxy-1,3,5-triazine、cp4789、Triuret、Isocyanuric Acid、2,4,6-Trihydroxy-1,3,5-triazine、trihydroxytriazine、Tricyanide、s-Triazinetriol、2,4,6-trioxo-s-triazine、1,3,5-triaza-cyclohexane-2,4,6-trione、Cyanuric acid、1,3,5-triazine-2,4,6-trione、1,3,5-triazine-2,4,6-triol、TRICARBIMIDE、TRICYANIC ACID、1,3,5-Triazine-2,4,6(1H,3H,5H)-trione、1,3,5-Triazine-2,4,6-triol、Zeonet A、1,3,5-triazine-2,4,6(1H,3H,5H)-trione
CAS号
108-80-5
分子式
C3H3N3O3
分子量
129.074
精确质量
129.017
PSA
98.58
LOGP
-2.2485
编号系统
PubChem号
24851182
BRN号
126982
RTECS号
XZ1800000
EINECS号
211-620-8
MDL号
MFCD0008299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粒状或粉末
密度
1.56
沸点
74 °C
熔点
360 °C
闪点
433.6ºC
折射率
1.748
水溶解性
0.3 g/100mL (25 ºC)
稳定性
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储存条件
0-6ºC
蒸汽压
0mmHg at 25°C
安全信息
RTECS号
XZ1800000
安全说明
S26-S37/39
WGK Germany
3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3389 6.1/PG 1
海关编码
29336980
危险品标志
Xi
生产方法及用途
生产方法
1.由尿素聚合而得。将尿素与氯化铵混合,加热融熔,搅拌升温至210℃溶液变稠,升温至230℃以上融熔物渐渐固化,翻炒均匀,继续升温至250℃,保温15min。冷至100℃,加少量水浸泡,降至常温,在水中浸泡后粉碎,滤出固体物。将水和盐酸加入固体物中,搅拌加热至110℃,保温3h,分次补加盐酸和水,降温至30℃,水洗至中性,过滤,滤饼用水洗涤,干燥得成品。工业品纯度≥95%,每吨产品消耗尿素1200kg。
2.尿素高温热解法 以尿素为原料,经高温热解制得粗三聚氰酸,再经硫酸酸化、过滤、水洗、干燥即制得三聚氰酸成品。反应式如下: 热解工序 尿素与氯化铵以1∶0.04的比例投入不含铁质的器皿中,逐个放在小车上,用液压机将满载物料的小车顶入具有温度梯度的隧道窑内(小车以15~20min的间隔进窑),经预热、升温、恒温、降温四个不同区域,尿素被熔化、脱氨聚合生成65%~85%的粗品三聚氰酸。四个不同温度区的控制温度分别为1点260℃、2点290℃、3点270℃、4点150℃,物料在窑内的时间为6~7h。 精制工序 将粉碎后的粗品三聚氰酸加入装有含量为23%~25%硫酸溶液的反应釜(夹套搪瓷反应釜)中,用蒸汽加热至170℃煮沸反应,使副产物三聚氰酸一酰胺、三聚氰酸二酰胺重新转化为三聚氰酸。经过7~8h反应后,向夹套中通冷却水,将物料冷却至90℃以下,然后放入洗料池中,水洗至pH>4,抽滤得水分含量 烘干工序 采用箱式烘干器干燥。物料初水分含量
2.尿素高温热解法 以尿素为原料,经高温热解制得粗三聚氰酸,再经硫酸酸化、过滤、水洗、干燥即制得三聚氰酸成品。反应式如下: 热解工序 尿素与氯化铵以1∶0.04的比例投入不含铁质的器皿中,逐个放在小车上,用液压机将满载物料的小车顶入具有温度梯度的隧道窑内(小车以15~20min的间隔进窑),经预热、升温、恒温、降温四个不同区域,尿素被熔化、脱氨聚合生成65%~85%的粗品三聚氰酸。四个不同温度区的控制温度分别为1点260℃、2点290℃、3点270℃、4点150℃,物料在窑内的时间为6~7h。 精制工序 将粉碎后的粗品三聚氰酸加入装有含量为23%~25%硫酸溶液的反应釜(夹套搪瓷反应釜)中,用蒸汽加热至170℃煮沸反应,使副产物三聚氰酸一酰胺、三聚氰酸二酰胺重新转化为三聚氰酸。经过7~8h反应后,向夹套中通冷却水,将物料冷却至90℃以下,然后放入洗料池中,水洗至pH>4,抽滤得水分含量 烘干工序 采用箱式烘干器干燥。物料初水分含量
用途
用于制造氰尿酸溴化物、氯化物、溴氯化物、碘氯化物及其氰尿酸盐类、酯类,主要用于合成新型杀菌消毒剂、水处理剂、漂白剂、氯化剂、溴化剂、抗氧化剂、油漆涂料、选择性除草剂和金属氰化缓和剂,还可以直接用作游泳池氯稳定剂,尼龙、塑料、聚酯阻燃剂及化妆品添加剂,专用树脂的合成等方面。
海关数据
共找到8个国家海关数据 >上游原料
共找到175个上游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