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简介
DABCO,学名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1,4-Diazabicyclo[2.2.2]octane),是一个具有笼状结构的含氮双环化合物,通常情况下为白色微有氨味的结晶。 其他名称:三乙烯二胺(TEDA)、三亚乙基二胺、三乙撑二胺、三乙二胺、环三乙二胺、1,4-乙烯哌嗪、1,4-亚乙基哌嗪、1,4-二氮二环[2.2.2]辛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三乙烯二胺
英文名称
Triethylenediamine
中文别名
三亚乙基二胺、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1,4-二叠氮双环辛烷、1,4-二叠氮双环[2.2.2]辛烷、1,4-乙烯哌嗪
英文别名
TED、BACO、dabco33lv、teda、1,4-Diazabicyclo[2.2.2]octane、Triethylene diamine、dabcoeg、DABCO、TEDA-L33、dabcos-25、diazabicyclooctane
CAS号
280-57-9
分子式
C6H12N2
分子量
112.173
精确质量
112.1
PSA
6.48
LOGP
-0.5066
编号系统
UNII
X8M57R0JS5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密度
1.02g/mL
沸点
174 °C
熔点
156-159°C(lit.)
闪点
198°F
折射率
n20/D 1.4634(lit.)
水溶解性
46 g/100 mL (26 ºC)
稳定性
Stable, but very hygroscopic.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strong acids. Highly flammable.
储存条件
2-8ºC
蒸汽压
0.000567mmHg at 25°C
安全信息
RTECS号
HM0354200
安全说明
S26-S60-S37/39-S3-S16-S36/37
WGK Germany
1
危险类别码
R11; R22; R36/38; R41; R52/53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1325 4.1/PG 2
海关编码
29335920
危险类别
8
包装等级
III
危险品标志
F
危险性描述
H228; H302; H315; H319; H335; H412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 P261; P273; P305 + P351 + P338
危险标志
GHS02, GHS07
信号词
Danger
生产方法及用途
生产方法
1、将1,2-二氯乙烷和氨水送入管式反应器中,于150-250℃、392kPa压力下进和热压氨化反应。反应液以碱中和得到混合游离胺,经浓缩除去氯化钠,然后将粗吕减压蒸馏,收集不同馏分进行分离。在获得该品同时,并联产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和多亚乙基多胺。从生产六水哌嗪的母液中经分馏可得该品,第生产100t六水哌嗪可得六水三亚乙基二胺约3-4t。
2、由N-羟乙基哌嗪合成TEDA在内径为24cm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添入40-60ml的BaSr2型催化剂(钡锶质量比为3.6
:1),升温至设定温度,用计量泵输入40%-60%的原料水溶液,原料气空速为615-219h,粗羟乙基哌嗪进入反应器经预热汽化后与催化剂床层接触反应。合成三乙烯二胺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55-370℃,N-羟乙基哌嗪水溶液的含量为60%(质量分数),原料气空速为20000h,催化剂颗粒直径为2mm。在此条件下,粗羟乙基哌嗪的转化率为100%,三乙烯二胺的选择为90%,纯度达99%以上。从生产六水哌嗪的母液中经分馏也可得到本品。
3、以羟乙基哌嗪或双羟乙基哌嗪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高温进行环化反应,制取三亚乙基二胺。
4、二氯乙烷和氨水进行热压氨解反应,反应液用碱中和,得混合游离胺,再经浓缩,同时除去副产物氯化钠,然后将粗品进行减压精馏,即可得成品。或者在生产六水哌嗪时经分馏可得三乙烯二胺。
5、以乙二胺或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制取时,只能达到中等程度的产率。例如,二乙烯三胺在常压和360℃的温度下,以86%二氧化硅和12%氧化铝组成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可以制得同等产量的哌嗪、烷基哌嗪、吡嗪以及乙二胺和除了双环化合物之外的同系物。再经蒸馏,以丙酮再结晶和石油醚洗涤,即可得到纯度为95%的三乙烯二胺,再经升华处理后纯度可以达到98%。
6、以羟乙基哌嗪或双羟乙基哌嗪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环化反应,制取三乙烯二胺。所用催化剂有氧化铝、活性白土、磷酸锆等。例如,将羟乙基哌嗪通过内装煅烧过APO-9( 由磷酸与勃姆石反应的产物)催化剂的反应管,控制管内反应温度在400℃,可制得三乙烯二胺,产率在81.4%。
2、由N-羟乙基哌嗪合成TEDA在内径为24cm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添入40-60ml的BaSr2型催化剂(钡锶质量比为3.6
:1),升温至设定温度,用计量泵输入40%-60%的原料水溶液,原料气空速为615-219h,粗羟乙基哌嗪进入反应器经预热汽化后与催化剂床层接触反应。合成三乙烯二胺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55-370℃,N-羟乙基哌嗪水溶液的含量为60%(质量分数),原料气空速为20000h,催化剂颗粒直径为2mm。在此条件下,粗羟乙基哌嗪的转化率为100%,三乙烯二胺的选择为90%,纯度达99%以上。从生产六水哌嗪的母液中经分馏也可得到本品。
3、以羟乙基哌嗪或双羟乙基哌嗪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高温进行环化反应,制取三亚乙基二胺。
4、二氯乙烷和氨水进行热压氨解反应,反应液用碱中和,得混合游离胺,再经浓缩,同时除去副产物氯化钠,然后将粗品进行减压精馏,即可得成品。或者在生产六水哌嗪时经分馏可得三乙烯二胺。
5、以乙二胺或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制取时,只能达到中等程度的产率。例如,二乙烯三胺在常压和360℃的温度下,以86%二氧化硅和12%氧化铝组成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可以制得同等产量的哌嗪、烷基哌嗪、吡嗪以及乙二胺和除了双环化合物之外的同系物。再经蒸馏,以丙酮再结晶和石油醚洗涤,即可得到纯度为95%的三乙烯二胺,再经升华处理后纯度可以达到98%。
6、以羟乙基哌嗪或双羟乙基哌嗪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环化反应,制取三乙烯二胺。所用催化剂有氧化铝、活性白土、磷酸锆等。例如,将羟乙基哌嗪通过内装煅烧过APO-9( 由磷酸与勃姆石反应的产物)催化剂的反应管,控制管内反应温度在400℃,可制得三乙烯二胺,产率在81.4%。
用途
主要用作聚氨酯发泡(硬泡、软泡)催化剂。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配成A—33后使用。还有用作农药生产的引发剂(如六氨吡啶的引发剂),以及无氰电镀添加剂。该产品呈强碱性、低毒,有刺激性,使用时应穿戴防护用品。
海关数据
共找到8个国家海关数据 >上游原料
共找到29个上游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