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CAS号:6674-22-2
英文名: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
若想填写更详细的询价信息,请点击进入询价页面
点我
化合物简介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化学式为C9H16N2,是一个有位阻的脒类,具碱性。它在有机合成中用作催化剂、配体及非亲核性碱。 DBU可被从一种名为Niphates digitalis的海绵中分离出来,因此也被视为一种生物碱。 DBU可以作为环氧树酯的固化剂;亦可于合成头胞菌素时作为保护剂;富勒烯-C60的纯化中也使用DBU(DBU与C70或更多碳数的富勒烯类化合物反应,但不与C60作用);合成聚氨酯时亦使用DBU作为催化剂。DBU在脂环族及脂肪族异氰酸酯的反应中也常被用作催化剂。
基本信息
编号系统
物化性质
安全信息
生产方法及用途
生产方法
己内酰胺与丙烯腈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氰丙基化反应,进行加氢反应,然后在大分子阳离子交换树脂存在下生成二环脒。
(1)氰丙基化 己内酰胺与丙烯氰反应,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可以顺利地进行氰丙基化,生成N-(2-氰丙基)-己内酰胺:
(2)加氢 在催化剂作用下,N-(2-氰丙基)-己内酰胺加氢生成N-(2-氨丙基)-己内酰胺:
(3)脱水 在大孔隙阳离子交换树脂存在下,N-(2-氨丙基)-己内酰胺脱水,生成二环脒。
用途
1.用作环氧树脂的中温固化剂,参考用量8~10质量份,适用期长,数小时内不凝胶,固化条件80℃/2h+120℃/2h+150℃/3h。固化物具有良好的湿热性、电绝缘性和机械性能,热变形温度155℃。也可用作其他固化剂的固化促进剂。
2.DBU,作为一个公认的立体禁阻的非亲核性碱,其参与的有机反应已经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知,如典型的诱导脱氢卤化的反应。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表明,DBU也能作为一个有效的亲核性碱参与反应,如对卤代物具有强烈的亲核活性。因此,在这里我们要回顾的就是这一类非常意外的DBU参与亲核进攻的反应。 在DBU参与的许多反应中,都涉及了DBU对α,β-不饱和体系的亲核进攻,进而形成ε-己内酰胺衍生物。在Baylis-Hillman反应中,DBU相比其它胺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因为它在反应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并且能够加速反应进行 (
式1) 。 在将一级或二级硝基烷烃转换为醛或酮的反应中,DBU/乙腈体系相比原始的强酸体系表现出了非常特殊的诱导活性,能够在一级硝基化合物存在下,高产率、高化学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地将二级硝基化合物转换为酮 (
式2) 。 在DBU的诱导或催化下,二氧化碳能够与2-氨基苯乙腈温和反应生成药物中间体喹唑啉衍生物 (
式3) ,这也为化学固定二氧化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近年来,DBU作为一个亲核性催化剂,能够实现非毒性底物如二甲基碳酸盐或二苯基碳酸盐对含N、O、S原子底物的亲核取代反应,为含杂原子底物的甲基化或苯基化反应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的方法 (
式4) 。 DBU还能在回流甲醇中温和实现咔唑、吲哚和硝基苯胺底物的N-乙酰基或N-苯基的断裂反应 (
式5) ,反应在乙腈中或微波辐射下也能进行。 DBU在药物合成中表现出了重要用途,如在无水乙腈中实现底物的螺环化反应 (
式6) 。
下游产品
丙氧基苯 1-羟基-3-环己烯 1-azidodecane ethyl 2,2-difluoro-2-(4-nitrophenoxy)acetate 1-(3-氨基丙基)六氢-2H-氮杂卓-2-酮 双(1-金刚烷基)氯化磷 2-(bis(diethylamino)(3H-1,2,3,4-triazaphosphol-5-yl)-l<sup>5</sup>-phosphanylidene)-4,4,4-trifluoro-3-(trifluoromethyl)butanenitrile compound with 2,3,4,6,7,8,9,10-octahydropyrimido[1,2-a]azepine (1:1) DBU hydrobromide 对甲苯磺酸盐 DBU 2-ethylhexyl bromide quat 2-(4-methoxy-benzyl)-3-oxo-butyric acid ethyl ester ethyl 2,2-difluoro-2-(3-nitrophenoxy)acetate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 4-[(1,1-二甲基丙基-2-基)氧基]苯甲腈 2-乙烯基-1,3-二恶烷 4-溴-异喹啉-1-甲腈 2-氨基-3-溴苯腈 2-乙基-1-己烯 chloro(diphenyl)germanium,diphenyl-λ<sup>3</sup>-germane 二氯菊酸乙酯 5-苯基噁唑-4-羧酸乙酯 N-乙烯基邻苯亚胺 S-(2-hydroxyethyl) ethanethioate 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氢三溴化物 4-乙烯基苯甲酸甲酯 diethyl-bis(methylsulfanyl)germane 3-(2,3-二氟-5-碘苯基)-3-氧代丙酸乙酯 二乙胺 acetic acid,2,3,4,6,7,8,9,10-octahydropyrimido[1,2-a]azepine 4-(chloromethylsulfanyl)pyridine 1,2,3,4,6,7,8,9,10,10a-decahydropyrimido[1,2-a]azepine benzylsulfanyl(tributyl)stannane 6-bromo-2-(3,4-dichlorophenyl)-4H-pyrano[2,3-b]pyridine 2-(苄氧基羰基氨基)-2-(四氢吡喃-4-基)乙酸甲酯 6-甲基吡嗪-3-甲腈 linalyl azide 3-(2,4-dichlorophenoxy)propan-1-ol diphenylgermanium 1-叠氮-1-脱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四乙酸酯 (s)-(-)-2-羟基-3-苯基丙酸苄酯 BOC-肌氨酸甲酯 benzoic acid,2,3,4,6,7,8,9,10-octahydropyrimido[1,2-a]azepine 1,3-bis(phthalimidooxy)propane O-(3-aminooxypropyl)hydroxylamine 对氯苯乙酸乙酯 7-(3-氨基-3-苯基吡咯烷-1-基)-1-环丙基-6,8-二氟-4-氧代喹啉-3-羧酸 1-azido-3,7-dimethylocta-2,6-diene 2-Cyano-N-(4-nitrophenyl)acetamide 2-苯基甲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