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简介
缬氨酸(Valine)是二十种蛋白氨基酸中的其中一种。由营养学的观点来看,缬氨酸也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其英文名称Valine的命名是源自于缬草(Valerian),而中文名称也因此称为缬氨酸。它的密码子是GUU、GUA、GUC和GUG。它是一种非极性氨基酸。 在镰刀型红血球疾病里,血红蛋白内的缬氨酸替代了亲水性氨基酸-谷氨酸(Glutamate):因为缬氨酸是疏水性的,血红蛋白因此而无法正确地折叠。缬氨酸是完全地电中性,当其侧链也是中性,而且由其氨基和羧基所产生的电荷刚好平衡,这种分子称为两性离子。 含有丰富的缬氨酸的食物来源有:白干酪、鱼、禽类、牛、花生、芝麻籽和滨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L-缬氨酸
英文名称
L-valine
中文别名
L-穿心排草氨基、L-2-氨基-3-甲基丁酸、L-2-氨基异戊酸、異戊胺酸
英文别名
H-L-VAL-OH、L-Val、L-(S)-valine、L-Valine、2-aminoisovaleric acid、VALINE,L、L-Val-OH、L-VLA、Valin、H-VAL-OH
CAS号
72-18-4
分子式
C5H11NO2
分子量
117.146
精确质量
117.079
PSA
63.32
LOGP
0.7546
编号系统
MDL号
MFCD0006422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密度
1.23
沸点
213.6ºC at 760 mmHg
熔点
315ºC
闪点
83ºC
折射率
1.507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安全信息
RTECS号
YV9361000
安全说明
S24/25
WGK Germany
3
危险类别码
R40
海关编码
29224995
危险品标志
Xn
生产方法及用途
生产方法
1.可由2-氨基噻唑与氯化对硝基苯磺酰缩合,再经还原而制得。
2.用异丁醛作原料,有多种方法可合成外消旋体缬氨酸。例如异丁醛与氨生成氨基异丁醇,再与氰化氢合成氨基异丁腈,然后水解得到缬氨酸,外消旋本的拆分也有多种方法,例如用酰基-DL-氨基酸的酶进行水解,再利用游离氨基酸与酰化体的溶解度差进行分离。发酵法生产的缬氨酸皆为L-型,无需旋光拆分。发酵法的菌种为产谷氨酸微球菌,产氨短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气杆菌。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等培养基。
3.发酵法
4. 烟草:BU,22;FC,21;合成:可由鱼蛋白质等水解、精制而得,也可用化学方法合成。
2.用异丁醛作原料,有多种方法可合成外消旋体缬氨酸。例如异丁醛与氨生成氨基异丁醇,再与氰化氢合成氨基异丁腈,然后水解得到缬氨酸,外消旋本的拆分也有多种方法,例如用酰基-DL-氨基酸的酶进行水解,再利用游离氨基酸与酰化体的溶解度差进行分离。发酵法生产的缬氨酸皆为L-型,无需旋光拆分。发酵法的菌种为产谷氨酸微球菌,产氨短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气杆菌。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等培养基。
3.发酵法
4. 烟草:BU,22;FC,21;合成:可由鱼蛋白质等水解、精制而得,也可用化学方法合成。
用途
营养增补剂。可与其他必需氨基酸共同配制氨基酸输液、综合氨基酸制剂。
合成路线
共找到254条合成路线 >上游原料
共找到157个上游原料 >